香蕉里外都是药

治皮肤瘙痒症香蕉皮中含有蕉皮素,它可以抑制细菌和真菌滋生。用香蕉皮治疗因真菌或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瘙痒及脚气,效果很好。可用新鲜的香蕉皮在皮肤瘙痒处反复摩擦,或捣成泥
2011-09-18

治脾肾阳虚造成的五更泻

在天气转冷的时候,有的老人凌晨突然腹痛想拉肚子,然后就“十万火急”地上厕所,“一泻千里”后,肚子舒服了许多。中医认为,这种慢性腹泻大多是由脾肾阳虚引起
2011-09-18

新癀片外用验方

近年来,经临床实践发现外用新癀片的新用途。1.治带状疱疹:取新癀片4片,每天3次口服;同时取本品适量,研为细末,用米醋调为稀糊状,外敷于患处,每天换药1~2次。2.治糖尿病足:取新癀片10~20
2011-09-18

治糖尿病中医药膳辨证方

  1.肺热伤津 症见口渴喜冷、随饮随渴、咽干灼热、尿多色黄、舌红苔黄。治以清热解毒、生津止渴。施膳五汁饮:梨汁、荸荠汁、藕汁、麦冬汁、鲜芦根汁各若干加清水,大火煮沸
2011-09-18

流行性腮腺炎外治方

1.取新鲜蚯蚓数条,洗净,加入等量白糖并搅拌,放置半小时后即成糊状.然后涂于纱布上,敷贴于患处,每4小时换药1次。2.胡椒粉0.5~1克,面粉5~10克.用湿水共调成糊状,涂于纱布上,敷于患处,每日换药
2011-09-18

速治菌痢验方

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,以夏秋季节多见。临床表现主要是阵发性腹痛、腹泻,大便初时为糊状或水样,继而转为黏液脓血便,里急后重,同时伴有发热、恶心、全身不适等中毒症状。1.秦皮30克,
2011-09-17

篇蓄治病验方

1.治糖尿病:鲜篇蓄50克或干品25克,煎汤服,每天口渴时代茶饮用。2.治急性尿道炎、膀胱炎:篇蓄、车前子各15克,木通6克,水煎服。或取鲜篇蓄60克,鲜车前草30克,捣烂绞汁,1剂分2次服。3.治疥
2011-09-17

中药敷脐疗疾方集

1.顽固性失眠:珍珠母、丹参各10克。研末,每晚睡前用取药粉填满肚脐.上盖一胶布固定牢固。一般每日敷贴1次,连用5—7天。(以下各方药物制法、用法相同)。2.胃脘痛:元胡、香附、
2011-09-17

止泻小妙方

夏季容易发生腹泻,会引起脱水、营养不良、电解质紊乱等,急性腹泻还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,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下面介绍两个止泻的小妙方。蒜瓣茶大蒜有杀菌作用,茶叶有收敛功效,二者
2011-09-16

养胃需运动 内养功法调和气血

养胃需运动胃病须养,除了保证规律的饮食,适当运动也有助于胃的调理。运动能加强胃肠道蠕动,促进消化液的分泌。运动还可促使膈肌上下移动和腹肌较大幅度地活动,从而对胃肠道起到
2011-09-16

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偏方

  复发性口腔溃疡,属中医学“口疮”、“口糜”范畴,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,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统计,患病率达20%左右。具有周期性、游走性
2011-09-16

同病异治愈咳嗽

 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,同病异治是辨证论治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方面。临床上常见同一种病,由于病机不同,所表现的证也不同,治法也各异。试举例说明。  案
2011-09-15

适合糖尿病患者的玉竹药膳

  中医认为,玉竹味甘,性平而偏寒。归肺、胃经。本品善养肺、胃之阴液,具有养阴润肺、生津养胃的作用。适用于肺阴不足之干咳少痰,甚者痰中带血,或胃阴不足、津液缺乏、阴虚燥热
2011-09-15

腹痛泄泻中药方

  王某,女,41岁。2009年9月13日初诊。腹痛泄泻1年余,大便日3~5次,便稀,有时带有黏连之物,伴腹痛,每逢情绪波动则腹痛腹泻加重,胸闷腹胀,嗳气少食。腹部触之,脐上有索条状块物,时有低
2011-09-15

胡椒药用四方

1、治胃寒、胃痛 取胡椒20粒,大枣5枚,木香1克,混合研末,用温开水调服。每日1次,连服10天即愈。 2、治冻伤 取胡椒15克,加白酒60克,浸泡10天。每日涂于冻伤处3次,连涂7天。(
2011-09-15

土豆外敷疗疾

1、治疗烧烫伤 先将土豆洗净,置沸水中煮20分钟,然后剥取与伤口同样大小的土豆皮敷于伤口表面,然后用消毒纱布及绷带固定。或用土豆磨汁涂患处,每日换药3-5次。 2、治疗
2011-09-15

治神经性皮炎验方

樟脑、冰片各等份,研为细末(研樟脑时加酒精少许)。取狗皮膏药加温后,迅速将樟脑冰片药末约6克撒在上面,贴于患处。贴后若患处渗液太多,揭去膏药,擦干后再按上法重贴,每7天更换1次。
2011-09-15

治打呼噜偏方

取龙胆草、当归各10克,加水适量浸泡1小时以上,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20分钟,倒出药汁后再用同样方法熬第2遍,混合2次所煎汁液,于睡前分2次服,一般连用3天可见效。或取花椒5~10粒,于每
2011-09-13

食盐呵护咽喉、护肤美容、洁白牙齿、清污解毒

  盐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调味品,还是一味家家必备、物美价廉、疗效非凡的好药材。中医认为,它性咸,味平、微凉,无毒,具有调味和中、催吐利水、泻热软坚、润燥通便之
2011-09-13

中耳炎的症状与治疗

老李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史20多年,每当耳朵流脓发作时即滴药水,用后立竿见影,而且几年未曾发作。近来家人和朋友发现与他对话时经常答非所问,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原来是慢性化
2011-09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