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愈口腔溃疡只花几元钱

医学上有句话说得很对,每五个人就有一个至少发生过一次口腔溃疡,偶尔的口腔溃疡是个小毛病,但是经久不愈或者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,让人还真是伤脑筋。涂软膏、喝中药、贴膏药&hel
2012-06-01

葛根治疗冠心病和脑栓塞

  现代研究证实,葛根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,使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增加的作用。余常用以治疗冠心病和脑栓塞。  2002年春,余之老父已九十又一,突发冠心病心绞痛,病情危急,由西北
2012-05-31

教您如何防治口腔溃疡

要想完全避免口腔溃疡的发生可能性不大.但如果尽量避免诱发因素.仍可降低发生率。比如在平时生活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:平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.常用淡盐水漱口.避免损伤口腔黏膜.一
2012-05-31

复发性口腔溃疡 可选用偏方

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口腔黏膜病,以口腔黏膜反复发生圆形或椭圆形小溃疡,并有灼热疼痛为特征,民间又称为“口疮”,病程一般7~10天。若此伏彼起,病程较长,可持续数年或数
2012-05-31

淡豆豉治疗外感风寒

  豆豉有咸淡之分,药用淡者。淡豆豉制法不同,则性味有异。用青蒿、桑叶发酵者,偏寒,用于治疗外感风热之证;用麻黄、苏叶发酵者偏温,用于治疗外感风寒之证。使用时当明辨之。  
2012-05-30

感冒时别吃这些食(药)物

感冒发烧时别吃枸杞中医专家提醒,枸杞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,但也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服用的。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,正在感冒发烧、身体有炎症、腹泻时最好别吃。风寒
2012-05-30

心绞痛用人参三七琥珀

  岳美中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,对于常见病心绞痛的早期危险性诊断,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简便易行的方法。对于心绞痛和难治性心衰,提出用人参三七琥珀的不同配比组方,在
2012-05-30

缓解胃肠不适妙招

中医认为,气行不畅是百病之因,气滞留在体内,阻碍各种津液的循环,使内脏活力受损,造成各部位的酸痛与疲劳。1.端正坐姿。收小腹长时间坐着的人,别弯腰驼背、或瘫坐在椅子上,这会让小
2012-05-30

面瘫“口眼喎斜”透刺“面三针”

  面神经麻痹,又名面瘫,中医称“口眼喎斜”,全年均可发病,但以冬春季为多见,本病多与风邪有关。《金匮要略》中说:“邪气反缓,正气即急,正气引邪,喎僻不遂。”
2012-05-30

小柴胡汤治肝阳上亢头痛案

  小柴胡汤是《伤寒论》中主治少阳病的方剂。该方由柴胡、半夏、人参、黄芩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等组成。主治伤寒五六日,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,嘿嘿不欲饮食,心烦喜呕,或胸中烦而不
2012-05-30

脑梗康复六法

足:在重新“学会”走路之后,坚持每天早上在家人陪同下到附近的公园健身、散步、走卵石路,上下楼梯。说:因为脑梗塞损伤了语言功能,所以出院后要坚持锻炼说话,每天熟读绕
2012-05-29

运动疗法辅治胃下垂

胃下垂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,多见于身体瘦弱的中老年人。运动锻炼对其治疗有辅助作用。下面介绍几种胃下垂的运动疗法。1.挺身运动:取仰卧位,头枕枕头,两腿弯曲,足跟尽量靠近臀部,髋
2012-05-29

治疗胃炎常用的中西药

慢性胃炎一般分为浅表性胃炎、肥厚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三种。治疗药物主要有中成药、黏膜保护剂和制酸剂(慢性萎缩性胃炎除外)等。慢性胃炎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食欲不振、消化
2012-05-29

三叉神经痛中医对症治疗

三叉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病、多发病。本病属中医“头痛”、“头风”、“偏头痛”等范畴。临床可分为风寒阻经、风热伤络、肝阳上亢、脉络瘀阻、
2012-05-29

恶心干呕喝甘姜汁

慢性咽炎、咽喉炎常出现恶心干呕症状.令人十分难受.可用喝甘蔗生姜汁来缓解。甘蔗中含有的氨基酸衍生物能降低咽部的敏感性.消除局部黏膜的充血水肿.并促进黏膜层及黏膜下层细胞
2012-05-29

解决噪子干痒的中药饮品

1.罗汉果茶:罗汉果1个开水泡服。罗汉果具有清肺利咽、润肠通便的作用。对咽喉肿痛、嗓子干痒均有很好的疗效,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本品有一定的通便作用,对于容易腹泻的人来说,还是尽
2012-05-29

治消化道疾病验方

  反流性食管炎 柴胡10克,白芍10克,厚朴8克,蒲公英10克,夏枯草12克,海螵蛸10克,枳壳10克,赭石15克,煅瓦楞子15克,甘草3克。水煎服,每日1剂。10天为1疗程。  慢性胃炎 醋延胡索
2012-05-28

失眠按手心劳宫穴

  失眠在生活中很常见,很多人为此苦恼不已。其实,对付失眠有个小窍门,就是按按手心里的劳宫穴。  湖北省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宋飞说,“劳宫穴”位于人
2012-05-28

治病毒性角膜炎验方

1.板蓝根、大青叶、金银花各15克,羌活、黄连、黄芩、黄柏、栀子、野菊花、决明子各10克,荆芥、防风、生甘草各6克。水煎服,每日1剂。一般服药4~6剂。2.鱼腥草、黄芩各50克,冷水100
2012-05-28

香薷饮治疗夏季热 热病后诸症

  香薷饮源自宋代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,由香薷、厚朴、扁豆三味药组成。香薷素有“夏月麻黄”之称,长于疏表散寒,祛暑化湿;扁豆清热涤暑,化湿健脾;厚朴燥湿和中,理气开
2012-05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