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炎试试中医小方法

得了牙周炎,别忙着乱吃药,不妨试试下面的中医小方法。 漱口用淡盐水含漱可以抑菌消炎;用绿茶水含漱,有化解油腻、爽口洁齿、预防龋齿的作用;用金银花、野菊花、蒲公英、藿香、佩
2013-02-02

流感不妨试试两味药方

近日,由于天气寒冷等原因,医院里感冒的人特别多,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师何邦广介绍,家里有感冒的人,不妨试试两味药方,效果不错。用药要对症。感冒咳嗽有黄痰,但鼻涕是清的,身体不怕冷
2013-02-01

常看电脑成老花眼 预防小方法

  日前,一位广东眼科专家语出惊人:老花眼并不是老年人的“专利”,长期盯着电脑不放的人可能30岁就变成老花眼。  专家表示,如果眼睛长期注视电脑又不注意放松和调
2013-02-01

鼻衄治其标原则结合局部用药

1.热邪犯肺症见口鼻干燥,或呼气有灼热感,衄血,血色鲜红,或兼有身热,咳嗽痰少,舌质红,苔薄黄,脉数或浮数。洽宜清泄肺热、凉血止血。方选桑菊饮加减:桑叶10克,菊花12克,连翘15克,薄荷10克,
2013-02-01

肺结核中医辨其证候治肺痨

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,以咳嗽、咯血、潮热、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。病轻者,不一定诸症悉具,重者则每多兼见。对于本病的名称,历代变迁不一,归纳而言,大致有
2013-02-01

春节前养胃有妙招

  春节临近,人们的应酬也逐渐增多,暴饮暴食导致肠胃疾病的患者也增多,专家介绍,节前养胃有妙招。    喝酒前先吃点油腻食物  经常喝酒的人会发现,空腹喝酒更容易醉。医生
2013-02-01

拉肚子后合理进食可短暂禁食

  有人认为拉肚子后不应该吃东西,这样可以让肠子排空,从而达到止泻的效果。也有人认为,拉肚子时要吃东西,否则身体会承受不了。到底拉肚子时该不该吃东西呢?    初期可短暂
2013-02-01

孕期牙龈出血怎么办?

  不少孕妇发现,孕前口腔没有什么问题,可怀孕2~3个月时,早晨起来刷牙竟然有血。到医院口腔科一看,医生说是孕妇很普遍的妊娠性牙龈炎。其实,30%~69%的孕妇患有不同程度的口腔问
2013-02-01

小儿感冒临证青蒿煎汤给患儿洗浴

  小儿感冒,无论是外感风寒或风热,都可引起发热。治疗大多以内服给药为途径,但常因中药煎剂的浓烈味道或苦涩而不易被小儿接受。笔者临证用中药青蒿一味煎汤给患儿洗浴,小儿易
2013-01-31

慢性咽炎食疗九法

  鸭蛋青葱汤:  鸭蛋2个,青葱(连白)数根、加水适量同煮,饴糖适量调和,吃蛋饮汤。每日一次,连服数日。  无花果冰糖水:  无花果(干)30克,冰糖适量,煲糖水服食。每日一次,连服
2013-01-31

胃病安排自己的饮食 胃病食疗方

胃病是冬季常见的疾病之一,尤其是春节期间更容易患胃病。对本有胃病的患者,更应针对不同病情安排自己的饮食。 胃溃疡患者 宜少量多餐,每天可安排5-6餐,注意定时定量,避
2013-01-31

治头痛 活血通络消瘀定痛

  崔某,男,45岁,教师。于2006年4月初诊。患头痛二十年,屡经中西药医治不效。疼痛以巅顶为甚,乍轻乍重,病情缠绵,深感痛苦。近一周来,因家庭琐事,郁闷饮酒,致头痛加剧,头痛如裂,呻吟不
2013-01-31

健康来了陈宝田治偏头痛偏方

陈宝田教授、主任医师、博士生导师:军委保健局专家,学校专家组成员,广东省名中医,全国师带徒名中医,全国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顾问,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。擅长诊
2013-01-30

梨荸荠藕汁治鼻出血

鼻衄即为鼻出血,冬春气候多变,干燥多风,容易发生鼻衄。鼻衄可用下方治疗:雪梨汁、荸荠汁、鲜藕汁、鲜茅根汁各等分,将上述汁液调匀,每次服100毫升,每日3~5次,连服一周。(程怀孟)
2013-01-30

化脓性扁桃体炎——注射用药就晕厥

“中西医各有所长”,这点不可否认,西药中的三大法宝——“维生素、抗生素、激素”在临床使用中的确有很好的疗效,但是,这三大法宝也并不是万
2013-01-29

“迎风冷泪”常见证型和治疗方法

有的老人一遇冷风刺激,就会出现反射性地流泪,西医称为“溢泪症”。由于老人遇风流出的多是“冷泪”,热泪较少,故中医又称本病为“迎风冷泪”
2013-01-29

小儿伤风感冒中药外治疗法

小儿感冒,上呼吸道感染在中医称为“伤风感冒”,小儿感冒后,无论是风热或是风寒,治疗当用解表法,以辛温解表治风寒,以辛凉解表治风热。吃药打针是父母最头疼的事。有几样
2013-01-28

中风病的防治 陈宝贵临床运用活血

  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,它包括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。出血性中风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,即脑出血,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%~30%。发病的主要原因为高血压,其他由淀粉样血管
2013-01-28

中耳炎介绍几个行之有效的外治疗法

  中耳炎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中耳部位发生炎性变化的一种耳病。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类。本病属中医“脓耳”、“耳漏”、“耵耳”范畴,多因肝胆
2013-01-28

外敷法治中医“痄腮”

  流行性腮腺炎,中医称之为“痄腮”,系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唾液中,主要通过飞沫传染给他人。病毒侵入人体后,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
2013-01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