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寒咳嗽生姜巧治

我有一个小妙方,对治疗风寒咳嗽有较好的疗效。具体方法为:生姜洗干净,先切去一小块,使生姜有个平面的切口,再切l~2毫米厚的薄片,然后将1—2片姜含在嘴里腮帮的侧边。刚开始,嘴
2013-09-07

攻克糖尿病 中医有独特的优势

编辑同志: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广告,声称目前用西医无法攻克糖尿病,但中医却有独特的优势。他们医院成功研制出了根治糖尿病的中药制剂,只需服用2~3个疗程,就可以彻底治好糖尿病。广
2013-09-07

咽痒痰多 治颈源性小儿顽咳

  2013年8月20日,一位母亲带女儿来诊。  患儿6岁,咳嗽不止两年有余,来时咳嗽,入夜则甚,咽痒,痰多,夹有风泡,可闻痰鸣而微喘,于他处诊断为“咳嗽变异型哮喘”。两年来四
2013-09-06

治疗小儿秋泻服用参苓白术丸

中医认为,小儿秋泻,多因脾胃气虚挟湿所致。其症状表现为饮食不消,食少便溏,腹部胀满,形体虚弱,倦怠乏力。服用中成药参苓白术丸治疗,往往可获得满意效果。常用量为每次2克(每袋6克,即
2013-09-06

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 治痢疾下血发热

  刘某,女,67岁,会诊病例。  1989年9月15日初诊。主管医生介绍病情:患者7日前入院,发热腹痛,泄泻每日达10余次,大便中夹有脓血,有明显里急后重,入院诊断为痢疾。从入院第三日开始
2013-09-05

不寐失眠症 山楂当归

  薛某,女,56岁,2003年12月25日初诊。  患者2年前因为结石性胆囊炎做了胆囊切除术,加上平素食纳不佳,术后极感虚弱,经西医运用能量合剂、蛋白质等治疗后,有所好转。不知不觉中,
2013-09-05

独宣肺则肺失肃降不利于咳嗽的治疗

  彭某,女,40岁,2013年8月2日初诊。  患者因咳嗽2天就诊。自述2天前冒暑外出游玩,夜则食火锅及冰激凌等冷饮,卧又吹风扇。翌日,回家后出现恶风,流涕,咽痒而咳,痰白、黏、少,咯之不
2013-09-04

头痛头晕 清肝泻火潜阳息风

  “肝体阴而用阳”,肝体不足,肝用有余,风阳循经上扰清空,故头胀痛而眩;“气有余便是火”,肝气久郁化火,火性上炎,造成头部阴阳气血逆乱,则发生头痛筋掣,烦躁易
2013-09-04

缓解静脉炎 芦荟进行外敷

  静脉炎是因静脉输注浓度过高或刺激性强、渗透性大的药物时,损伤静脉内皮细胞,或其他原因导致静脉血管内膜损伤,形成血栓,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,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
2013-09-04

中成药治各型感冒

  风寒感冒  症见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,流清涕,咽痒咳嗽,有稀白痰,甚则恶寒发热,无汗,头痛身痛,苔薄白,脉浮紧。治宜宣肺解表。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、榄葱茶、川芎茶调散、参苏理肺
2013-09-03

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陈宝贵经方

  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很多见,是由于胃排空延迟,胃肠道运动障碍,胃、十二指肠、胆囊的运动协调失常,幽门松弛所致过多的胆汁反流,破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屏障,损伤黏膜上皮,引起黏膜
2013-09-03

肝郁头痛 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

  肝郁头痛皆与肝气郁结、疏泄失职有关,其头痛的发生常与情绪及生理变化有关。常伴有脾胃不和或心神不宁等症,治疗以疏肝解郁为主。  辨治方药  临床表现:以头两侧胀痛为
2013-09-03

吃梨改善秋燥 润肺止咳

  秋风又有“贼风”之称,会在人们精神意识放松的时候侵入人体,并给健康造成不利。应对急劲的秋风关键在于睡觉时要关好窗户,防止风邪侵入人体。中医认为秋季对应的
2013-09-01

治呕血 泻心汤合犀角地黄汤

  阳某,女,56岁,出诊病例。  1997年8月7日初诊:晚10点,邻人一老者叩门求救,其妻突然大呕血,危在顷刻。遂急往视之。  笔者见患者仰靠于床头,不能动弹,其被子和蚊帐上到处都有鲜
2013-09-01

慢性泄泻敷脐疗法

  处方1 木鳖子30克,穿山甲15克,大黄10克,牙皂10克,僵蚕10克,麻油500毫升,黄丹25~35克。  制法 将上述药物用麻油浸泡1周后,以慢火煎熬药物至焦黑时,捞去药渣,徐徐加黄丹,边下
2013-09-01

中医药治疗慢性泄泻久病不愈经验

  慢性泄泻常以脾肾亏虚为本,虚实夹杂,其久病不愈,并非邪气之盛,而是正气不足,无力驱邪,病邪留滞,更伤正气,互为因果,迁延缠绵。故补脾肾之阳气,增强抗病能力,是祛除病邪的先决条件。
2013-09-01

莲薏粥无花果叶治腹泻

  莲薏粥   材料 白莲肉30克,薏苡仁30克,粳米50克。  制法 白莲肉泡去皮,与另两味加水煮作粥。分数次温食。  功 效 健脾祛湿。用治脾虚泄泻。  无花果叶  材
2013-09-01

两方主治脾虚泄泻

  1. 生姜3~5片,大枣5~6枚,陈皮、黑白糖各适量,晨起煎服或煎水取汁,泡馍吃。  2.莲子、小米、黑白糖各适量,红枣5~6枚,共同煮粥温啜,亦可加适量黄芪共煮。  以上两方主治脾胃太弱而
2013-09-01

中医将大便溏薄者称为“泄”

  泄与泻在病情病势上有一定区别,中医将大便溏薄者称为“泄”,相当于慢性腹泻。大便如水注者称为“泻”,相当于急性腹泻。临床上多统称为泄泻。  现代
2013-09-01

对高血压的平脉辨证论治

  对高血压的平脉辨证论治  正虚  案例九:脉沉弦细而涌诊为阴虚阳亢化风  李某,男,50岁。2012年5月12日初诊。   平素高血压、冠心病,血压在160/105mmHg左右,服硝苯地
2013-09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