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搓脚心防感冒

每年到了寒冬季节,就会有许多人患感冒,即使吃了药也要难受好几天。经常按摩脚心可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。每天晚上临睡前,用热水泡脚,一边看电视,一边搓脚心,先把一只脚搓热了,再换
2011-12-23

老慢支要多晒太阳

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冬季常发病。研究证明,冬季常晒太阳,可以有效防止“慢支”复发或减轻病情。 冬季晒太阳的好处在于:阳光中的紫外线除了有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
2011-12-23

定喘汤治疗咳嗽

  定喘汤为临床治喘名方。笔者临证常用定喘汤治疗咳嗽,表现为发作性连续性阵咳、西医多诊断为“咳嗽变异性哮喘”者。  曾治刘某,男,42岁。2010年11月26日初诊。
2011-12-23

赵献可从肺脾肾三脏治咳

  《黄帝内经》对咳嗽作了专篇论述,言“五脏六腑皆令人咳,非独肺也”,说明咳嗽一证虽属肺病,但与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。对咳嗽一病的辨治,明代医家赵献可在《医
2011-12-23

从肝论治胃病体会

 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,大凡消化性溃疡、胃食管反流病,因七情失和,情志不畅所致者居多。病机多为肝气郁结,肝胃不和。病情反复发作,日久可导致脾胃虚弱,脾虚不能化湿,湿邪
2011-12-23

琥珀粉治淋证

琥珀性甘平,归心、肝、膀胱经,功擅镇惊安神,活血化瘀,利尿通淋。《别录》谓其“安五脏,定魂魄……消瘀血,通五淋”。临证多用于惊风、癫痫、心悸、失眠、小
2011-12-23

按摩 热敷 缓解老花眼

眼花的老年人可以多做局部按摩和热敷。 局部按摩具体做法是:用双手食指指端按压眼内角上的睛明穴。每次半分钟左右,以局部皮肤潮红发热,微感酸胀为度。然后再用两手拇指背侧
2011-12-23

老便秘 小偏方

金银花、菊花、绿茶各30克煮沸,滤后茶水中加黑豆100克,山楂30克煮熟,马齿苋1000克与芹菜叶300克炒干水分后(浓缩40倍)加入黑豆粥中,继续小火煮,分三餐使用。一般老便秘正常消化约12
2011-12-23

化脓性关节炎中医疗法大全

  化脓性细菌引起的关节内感染,称为化脓性关节炎。本病最常累及膝关节和髋关节,其次为肘、肩和踝关节。  病因病理  中医学认为该病总因人体正气不足,邪毒壅滞关节为患。
2011-12-23

当归拈痛汤 湿热肿疼之效方

  当归拈痛汤源自金代张元素所著之《医学启源》,由当归,羌活,防风,升麻,猪苓,泽泻,茵陈,黄芩,葛根,人参,苍术,白术,知母,苦参,甘草组成。有祛风化湿,活血通络止痛之功。临床上用于湿浊阻滞
2011-12-23

治喘专方定喘汤

  定喘汤为临床治喘名方,出自明代学者张时彻所辑《摄生众妙方》。我们无法得知该方的作者及制方本意,只知该方来源于民间,治喘有神效。方书中多谓本方主治风寒外束,痰热内蕴之
2011-12-22

仙人掌猪肚汤治慢性胃炎

准备猪肚250克,仙人掌30克。先将仙人掌去刺、洗净、切碎;猪肚剔去肥油,擦少许食盐后,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,再把仙人掌、猪肚放入锅内,加水适量,煮沸后,用小火煮1-2个小时,调味后食
2011-12-22

胃病患者慎用没药

  没药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或其他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。味辛、苦,性平,归肝、心、脾经,功能活血止痛,消肿生肌。主要用于跌打损伤、瘀滞肿痛,外科痈疽肿痛、疮疡溃后久不
2011-12-22

失眠外治法

  1.制半夏15克,朱茯苓、陈皮、胆南星、石菖蒲、远志、淡竹叶各10克,柏子仁6克,炙甘草5克。水煎取汁,以纱布浸取药液,略拧干后热熨双目。每晚一次,每次15~30分钟。  2.磁石30克
2011-12-22

自制苦参膏治肛裂

中医认为肛裂多由燥火、湿热蕴结肛门和血虚肠燥所致,临床验证,采用自制苦参膏治疗肛裂有良效。 方法:取苦参100克,研成极细粉末(可在药店加工),加入凡士林500克制成20%软膏
2011-12-22

痛风足浴方

山慈菇150克,蜈蚣6条,皂角刺120克,玄参、金银花各100克。将上药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,煎煮2次,合并煎液入木盆中(木盆散热慢,保温时间长),先熏蒸双足,待温度适宜时(38℃-45℃)再浸泡
2011-12-22

寒冷刺激易加重颈椎病

  进入冬季,天气转寒,因颈椎病就诊的群众也随之增加。实际上,近年来颈椎病呈现出发病率上升、患者低龄化两个特点。以前该病被看成是老年病,但随着电脑的普及,再加上看书、写字
2011-12-22

威灵仙消骨刺

威灵仙辛、咸,温,归膀胱经,有祛风湿,通经络,消骨哽之功。本品为治风湿痹痛的要药,对于风寒湿所致之肌肤麻木不仁或疼痛,无论上下,均可使用。又因其味咸,有软坚之效,临床常以之消骨哽。
2011-12-22

王连清医生 芥末敷治感冒

王连清医生芥末敷做法:爱心牌感冒药1.先将芥末粉和白面按1: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,用60度的温水调成糊状。2.取一张宣纸,24*20厘米对折,把和好的面糊摊在一面上,然后把宣纸对折。先将
2011-12-21

腹直肌压痛──四逆散加减

  腹诊乃为中医四大诊法“望、闻、问、切”中切诊的内容,在七版教材《中医诊断学》中属于按诊的内容。七版教材对按诊定义为:按诊是医生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病人某
2011-12-21